近期,布倫特原油沖破120美元/桶大關之后大幅回落,原油超級周期要見頂了?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報告指出,盡管原油市場供應依舊緊張,但由于高油價開始破壞需求,以及加息和衰退等因素,供需將逐步趨于平衡,油價將開始回落。之后隨著經濟從衰退中復蘇,油價將再度回升。大摩將今年三季度的油價預測值下調至110美元/桶,2023年一季度油價下調至最低點95美元/桶,隨后在下半年再回升至110美元/桶。
與大摩相反,高盛仍在不遺余力唱多,稱油價有強勁上行風險,下半年布倫特原油或升至130美元/桶。
高盛首席大宗商品分析師Jeff Currie指出,實物市場的交易價格高于期貨市場。上周四,現貨市場上的實物布倫特原油價格約為112美元/桶,而期貨價格為90美元/桶。這并不意味著油價將下降,這代表著消費者愿意支付高昂的溢價,在現在而不是未來交付石油。
Currie補充說,盡管需求增長放緩,但由于多年投資不足,供應仍然嚴重受限,市場需求仍高于供應,目前保持著100萬桶/日的供需赤字。關于經濟放緩的影響,深度衰退的明顯特點是期貨升水,尚沒有看到這一點,原油期貨價格仍低于現貨價格。
對此,中信期貨分析師楊家明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原油沖高回落與美股背離,應該是自身基本面發生了變化,歐佩克+在9月增產10萬桶/日讓油價快速沖高,但油價高位回落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場看到了美國對高油價的不滿,另一方面伊核協議又重啟談判,沙特出口持續增長,利比亞產量超預期增加,美國成品油裂解價差持續回落暗示需求乏力,eia原油也在累庫存汽油累庫存。
市場行情方面,昨日國內期市收盤,原油系品種大幅下挫,低硫燃料油跌超6%,燃油跌近5%,SC原油跌超3%。外盤方面,夜盤時段WTI原油向下觸及89美元/桶,日內跌2.17%。布倫特原油跌破95美元/桶,日內跌超2.5%。截至今晨收盤,WTI 9月原油期貨收跌2.34%,報88.54美元/桶;布倫特10月原油期貨收跌2.75%,報94.12美元/桶,收創2月18日以來新低。
談及本周歐佩克微量增產,楊家明表示,歐佩克+10萬桶/日的增產初看比64.8萬桶/日低太多,是一個利多,但是市場可能分析7月實際產量水平,因為市場更關心配額的完成情況,實際情況是沙特的出口和產量快速提升,俄羅斯的產量也快速提升,這意味著配額的完成度持續提升。宏觀層面一方面拜登仍然陽性,另一方面歐洲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回落,原油需求繼續下調,且三季度美國gdp繼續不及預期,摩根大通認為油價還沒有反映衰退的預期,都是略利空的信息。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