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市的自然環境是怎樣的?
賀州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介于北緯23°39'0"-25°09'0",東經111°05′0″-112°03′0″之間,地處湘、粵、桂三省(區)交界地。東與廣東省懷集縣、連縣、連山縣毗鄰,北與湖南省江永縣、江華縣相連,西與桂林市接壤,南與梧州市相鄰;總面積11753平方千米,約占廣西壯族自治區總面積的5.01%。
賀州市地處桂東南丘陵區,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山嶺連綿、丘陵起伏,山地多,平原少,山嶺間盆地約70%的巖溶地區,主要以溶蝕侵蝕殘丘、洼地地貌為主,少量為萌諸嶺余脈——姑婆山,海拔1000—1700米,西北部為都龐嶺與桂林市及湖南省交界,南部為大桂山與梧州交界。境內最高點為富川城北鎮西南的北卡頂,嶺頂與恭城交界,海拔1857米。
賀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太陽輻射強、日照充足、熱量豐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旱澇交替、夏熱冬冷、無霜期長。夏半年盛行偏南風,高溫、高濕、悶熱多雨;冬半年盛行偏北風,低溫冷寒、干燥少雨。
賀州市境內河網發達,大小河流縱橫交錯,支流繁多,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0條,集雨面積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0條,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境內主要河流有桂江、賀江、思勤江、富群河、大寧河、大平河、馬尾河,林洞河等。
賀州市有哪些地域文化?
賀州市具有2000多年歷史,是秦漢時期溝通中原和嶺南的重要交通要道,得中原文化風氣之先,在嶺南發展歷史有著重要的地位。早在2100年前就設縣、建城,楚漢文化、嶺南文化在此交匯,古城鎮、古村落、古道、古建筑、古遺址豐富。截至2022年7月,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
賀州是多民族聚居區,壯族、瑤族為世居民族。在秦漢時代,中原漢族開始遷入賀州。宋代以后,尤其在明清兩朝,有不少人因戰亂或逃荒陸續遷入賀州。賀州民族風情旅游有瑤族的“盤王節”“情人節”“打油茶”“長鼓舞”;壯族的“三月三”“廟會”“炮期”“舞火貓”;苗族的“蘆笙踏堂舞”等。
賀州市民間信仰大致可分為六類:一是祖宗崇拜,二是地方神崇拜,三是保護神崇拜,四是自然物崇拜,五是與民間信仰有極深淵源的地方性民俗活動,六是廣泛存在于農村的仙公、仙婆職業以及相應的問仙、占卜、算卦、看風水等民間信仰行為。賀州市納入登記建檔編號管理、具有一定規模(50平方米以上,不含宗祠類)民間信仰活動場所為371所。這些民間信仰活動場所半數以上有專人管理,部分設立有管委會、理事會等管理機構、建立相關管理制度,活動方式大多為燒香拜佛祈福祭祀,活動時間多為初一、十五、逢年過節,經費一般來自信眾自愿捐獻和重大活動或維修進行專項籌集,用于活動開展。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