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波浪理論?
波動理論有三個重要方面:形式、比例和時間。艾略特理論最初用于分析主要股票的平均價格,特別是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在這一理論最基本的形式中,它認為股票市場遵循一個周期性規律,先有五波上漲,后有三波下跌。一個完整的周期包括8個波,即現在大家說的5浪上升,3浪下跌。具體如下:
一浪:幾乎一半的第一波是在市場底部,而且它經常從看似低迷的水平反彈回來。第一波通常是五波中最短的,有時第一波可能非常猛烈,尤其是在主底形成期間。
二浪:第二波通常會在第一波上升過程的全部或大部分時間內折回或后退。然而,正是因為2個波浪可以停在1個波浪的底部之上,才形成了許多傳統的圖標形式,如雙底或三底、倒肩底等。
三浪:至少在普通股領域,第三波是最長、最猛烈的一波。3波突破1波頂部,代表傳統突破信號和道氏理論的買入信號。事實上,此時此刻,所有的趨勢適應系統都擠進了牛市。在這波浪潮中,交易量通常是最重要的,而價差也是引人注目的。因此,第三波最有可能延長也就不足為奇了,第三波在五波結構中肯定不是最短的。現階段,即使從市場基本面來看,也絕對是樂觀的。
四浪:第四波通常是一個復雜的形態,也和第二波一樣是市場調整和盤整的階段,但其結構通常不同于第二波,三角形態通常出現在第四波,第四波的撤退調整絕不能與第一波的頂部重疊,這是艾略特的中心法則之一。
五浪:在股市中,5波通常比3波更平靜。在商品市場上,“五波”往往是最長的一波,也是最有可能延長的一波。正是在“五波”中,有許多證實性指標(如OBV交易量)開始落后于價格變化。也是在這個階段,各種波動指數出現了相互偏離的信號,警告市場進入頂部過程。
A浪:
當上升波進入調整階段,A波通常被誤解為只是一個普通的回撤。如果一個波有五個波的結構,它會揭示秘密,而且事情要嚴重得多。在前一輪上漲中,我們一直對波動指數的偏離保持警惕。此時,我們可能會看到交易量處于一個不好的狀態,現在交易量較重可能會伴隨著向下的運動(但這不是一個必要條件)。
B浪:這是新趨勢中的向上反彈,通常伴隨著較輕的交易量,通常是舊的多頭頭寸擺脫它的最后機會,也是建立新的空頭頭寸的第二次機會。根據調整的形式,這一波可能會探索舊高點(形成雙頂),甚至越過舊高點,然后向下轉。
C浪:當C波出現時,上升趨勢無疑結束了。根據當前調整的類型,C波經常跌破A波底部,形成所有傳統技術工具的賣出信號。
以上就是大家熟知的5浪上升,3浪下跌了,看完之后有何感想呢?有沒有明白什么是波浪理論呢?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