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西部馬尼薩省索馬市索馬煤礦坐落在群山起伏的山谷。5月13日下午3點30分,在780多名礦工正進行換班之際,突然礦井2000多米深處爆發出“轟”、“轟”的爆炸聲,頓時大火和煙霧吞咽了4公里長的井道,井道內布滿濃煙,1米的距離見不對面的人,一氧化碳氣體充滿著礦井。
礦井內充滿著緊張、恐懼和絕望的氣氛,有的人向出口撤離,有的人摸索著走向避難硐室,但許多礦工終因吸入大量濃煙窒息身亡。最終這場悲劇使得301人死亡,80多人受傷——這不僅是土耳其歷史上最嚴重的煤礦事故,更是全球傷亡最為慘重的礦難之一。
生死逃亡
死里逃生后的礦工伯恰克回憶說,當天自己剛剛結束輪班,爆炸聲后到處煙霧騰騰,他拿著一個氧氣面罩,緊張地尋路逃生,道路狹窄陡峭,他與一名同伴輪流拍打對方,以保持清醒。 “我告訴我的朋友,‘我沒辦法繼續前進,就把我留在這兒吧,我快死了’。”但他的同伴說:“不,我們會逃出這里。” 伯恰克與同伴最終成功逃生,只是他的腿部嚴重受傷。他在事故中失去了很多朋友,在與他一起逃生的150人中,僅15人幸存。
當時正在井下的31歲的煤礦領班丘丘說:“爆炸約10分鐘后,我們距離出口有三四公里遠,礦井到處是煙霧,我們戴上了面罩,煙霧越來越嚴重,相互之間根本看不清。我們只好到1公里遠的“吸氧區”避難。到了“吸氧區”,我們發現有的人已失去了知覺,有的人開始失控尖叫,有的人開始祈禱上帝解救。”
丘丘痛苦地說:“我讓他們戴上面罩,但是他們不聽,有的人還拿掉面罩,結果濃煙吞噬了他們,好多人因此而死亡。”他發誓今生再也不去煤礦了!
救援與傷逝
事故發生的第一天,共有200多人成功逃到地面,但仍有數百人被困井下。事發后,當地立即組織救援,數十輛救護車和一架直升機趕到現場,救護車的呼嘯聲在山谷中回蕩,能源部長耶爾德茲也從首都安卡拉緊急趕到出事現場。
現場4支救護隊開展救援工作,400多名身穿橘黃和藍色工作服的救援人員緊張地忙碌著,向礦井輸送氧氣,清理礦井內一氧化碳氣體。他們連續5天奮戰搶救,從死神手中搶救礦工,受傷者被立即送往醫院搶救。
從距出事礦井40米處看到,每隔10至15分鐘就有一名礦工從礦井抬出來,有的滿臉漆黑,一副驚恐的神色;有的頭戴氧氣罩,躺在擔架上奄奄一息,不少礦工被救援人員抬出地面時出現呼吸困難和咳嗽癥狀;有的白布蒙面,已經死亡。這一幅幅悲慘的景象刺痛著每一位家屬、工友和營救人員的心。
在礦難現場,現場數以百計礦工家屬焦急地等待著被困親人的消息。淚水,愁容,焦急和憂慮,揪緊了每個人的心。他們已在寒冷中等了4天4夜,面容疲倦而悲傷。有的家屬聽到親人死亡的消息當即暈倒在地,有的歇斯底里高呼親人的名字,有的愁眉緊縮、淚流滿面。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等待的人們逐漸陷入絕望。
“我的兒子還有兩個月就退休了!可是……”一位痛不欲生的老婦人指著發生爆炸的礦井喊道。她雙眼緊閉,試圖壓抑就要奪眶而出的淚水。
隨著時間的流逝,遇難人數卻直線上升,從4人、15人、157人、201人,一直上升到最后301人。在煤礦附近的一個墓地,10多名負責挖墓穴的男子一邊祈禱,一邊掩埋遇難的工友和親人。
政府危機處理
5月14日,土耳其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說,宣布為索馬礦難舉行為期3天的哀悼,全國降半旗,許多體育比賽和娛樂演出被取消。
土耳其總統居爾已下令馬尼薩省政府動用所有手段開展救援工作。埃爾多安總理取消了對阿爾巴尼亞的訪問,礦難第二天便帶領政府官員抵達事故現場,向遇難礦工表示哀悼。埃爾多安當場表示,礦難在世界上不可避免,但此次災難的嚴重性“令我們極為痛心”,“救援工作要繼續進行”,同時將徹底調查事故原因,絕不容忍在救援工作中有任何疏忽。能源部長耶爾德茲也承諾,政府不會對事故過失“視而不見”,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行政和法律手段。
直到5月17日,煤礦起火爆炸事故的搜救工作結束后,政府公布了最終消息,遇難人數確認為301人,有485人成功逃生或被救出。耶爾德茲表示,目前對于沒有下葬的遇難者,政府部門將進行DNA鑒定,確定身份后再交由家屬安葬,另一方面,埃爾多安總理17日批準了針對此次索馬煤礦的專項救助活動。這項活動由土耳其災難與緊急事務管理局領導,市民和組織可以通過網站上公布的幾大銀行賬號,向遇難者家屬和生還者及其家庭捐款,也可以參加編輯短信向救助活動捐款5里拉(1里拉約合人民幣2.95元)的活動。
奪去301人生命的索馬礦難是土耳其迄今為止最嚴重的煤礦事故,當地媒體連續4天進行了電視現場實況報道,礦區周圍有很多人情緒比較激動,一些礦工抱怨煤礦工作條件差,土耳其四大工會組織14日組織全國大罷工,土耳其舉國上下陷入悲痛,伊斯坦布爾、安卡拉、伊茲密爾、安塔利亞等20個城市舉行抗議游行,要求政府為這起礦難承擔責任,要求政府下臺,要求政府對遇難者家屬進行賠償。
因為在幾周前,土耳其反對黨對索馬礦區的安全提出質疑,但政府并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代表80萬工人的土耳其最大的貿易工會聯盟號召人們舉行罷工抗議,要求政府為工人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痛定思痛
目前事故爆發已經過去一個星期,事發礦區被封閉,井口被磚墻封死。土耳其檢察官、警察、安全部隊、煤炭專家、電力專家和生產安全專家開始對這起震驚土耳其全國乃至世界的災難進行調查。
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20日在議會發表講話,稱任何人都不可能掩蓋事故的真相,責任者將被繩之以法。私企、工會以及政府都將從這起事故中吸取教訓。政府已經指派4位部長組成一個調查組,傾聽并研究遇難礦工的家屬的要求。“作為政府,我們必須采取必要措施,加大檢查的力度,防止此類事故的再次發生。”
不過礦難的成因目前還沒有定論,遇難者家屬、民眾及媒體正密切關注礦難事故的最終調查情況。土耳其能源部長耶爾德茲先前說,索馬礦難是配電器故障引起爆炸和大火。然而檢察官貝基爾·沙希內爾對此表示否認,指出事故是由于煤礦燃燒造成塌陷,礦井內溫度過高,最后引起爆炸。
檢察官在報告中還揭示了煤礦存在瀆職和救援不力的問題。礦井下午3:10爆發大火,然而57分鐘后才呼叫火警電話,63分鐘后才撥打112求救熱線電話。這大大推遲了救援行動的寶貴時間。調查中還發現,礦工使用的面罩有效使用時間只有45分鐘,之后就不起作用。這可能是造成大量礦工死亡的主要原因。
關于礦難成因及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原因,很多安全領域的專家在接受采訪時都認為設備老化和人員不恰當操作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罪魁禍首。土耳其民眾和主要反對黨派則將事故原因歸咎于政府對煤礦安全的疏于監管。
一份專家的初步報告顯示,這座煤礦存在多處安全違規,包括礦井內缺乏一氧化碳檢測器和礦井頂部用木材而并非金屬支撐。土耳其媒體認為,負責開發索馬煤礦的索馬控股公司將煤炭開采成本從每噸140美元降低到24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6.16元),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忽略了對工人生產安全和身體健康的保證。
土耳其煤礦工程師聯合會主席內德特·杜魯坎指出,土耳其政府對于煤炭工業的政策是“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通過對煤炭工業的私有化,政府不再直接參與管理,這大大增加了煤炭業的風險。土耳其《新聞報》報道,索馬煤礦公司為了節省生產成本,并沒有為礦工配備合格的氧氣面罩。因為一個防塵面罩的價格通常只花20至30里拉左右,而一個正規的氧氣面罩則要花費200里拉。
幸存礦工埃達爾·比查克反映,政府的每次安全檢查都是例行公事、只做表面文章。“官方安全檢查官員從來不下到礦井下面,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們工作環境有多糟糕!”。
然而,索馬煤礦運營公司則認為,事故中不存在疏失。索馬煤礦公司總經理阿金·切利克對媒體說,“我們都全心全意地工作,我在20年里從來沒有見過這類事情。”
令人費解的是土耳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也發表聲明稱,發生事故的煤礦最后一次接受檢查是在3月17日,沒有發現違規。煤礦運營方已經最大限度采取措施、確保安全。目前,索馬煤礦公司總經理、首席執行官、總工程師等25名高管已經被捕,其中8人已移交法院審理,他們受到“過失殺人罪”的指控,有的受到“由于疏忽造成眾多死亡罪”的指控。
但是,一些法律專家認為對公司高管進行“過失殺人罪”的指控還不夠嚴重,“過失殺人罪”一般判2至15年的徒刑,相當于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的處罰。法律專家認為,對公司高管應該以“有意識疏忽”的謀殺罪或“故殺”罪進行指控,這種徒刑一般在22年至28年。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