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給短缺和需求旺盛的雙重作用下,英國和歐洲大陸的能源價格最近幾周屢創新高。人們開始擔心,價格上漲將加劇通脹壓力,甚至可能阻礙經濟復蘇和進一步干擾能源密集型行業的產量。
9月13日周一,歐洲能源價格繼續上漲。在荷蘭交易的歐洲天然氣基準期貨續刷歷史新高,現報750美元/千立方米。今年10月到明年2月交割的ICE英國天然氣期貨均上逼160便士,也創歷史新高,10月至12月交割的合約均漲超6%。與此同時,NYMEX美國天然氣期貨漲超5.3%,刷新七年半高位至5.20美元上方,美油WTI一度漲1.8%并上逼71美元。
隨著電價和油價同步上漲,能源和公用事業公司引領英國富時100股指周一攀升,日內最高漲0.9%,一舉收復了上周累跌1.5%的近一半跌幅。英國BP石油和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均漲超2%,英國國家電網公司最高漲近3%,接近8月20日來的三周最高,南蘇格蘭電力公司也漲超1%。
上周五,ICE英國天然氣期貨曾漲超2%并刷新盤中最高,全周累漲超11%,TTF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也張超2%并創新高,全周累漲近12%。市場不得不求助于燃煤電廠發電,這導致ICE歐盟碳排放交易許可的期貨價格在上周三觸及63.09歐元的歷史最高。
分析指出,歐洲能源價格屢創新高的背后原因是其對風能發電依賴較重。
目前,當高壓區進入英國與歐洲大陸之間的北海上空時,陸上和離岸的風力渦輪發電機因風速銳減而運行緩慢。再加上歐洲天然氣的供給和庫存面臨短缺局面,核能發電部署緩慢,當地甚至不得不重啟存數不多的燃煤電廠來緩解電力緊張,都導致能源價格飆升,動力煤也暫別價格暴跌。
全球離岸風電巨頭丹麥沃旭能源(Orsted)昨日表示,今年4至6月的風速“遠低于正常值”,位列二十多年里最糟糕的三個季度之一,該公司離岸風電場的當季平均風速為每秒7.8公尺,低于去年同期的每秒8.4公尺,也遜于其預期的正常風速每秒8.6公尺。
同為歐洲能源三巨頭之一的德國第一大能源公司萊茵集團(RWE)也稱,歐洲北部和中部的風速大幅放緩,上半年該公司離岸風電部門的核心獲利大減22%至4.59億歐元。鑒于離岸風電起伏劇烈,該公司稱需要分散業務,跨足不同科技與不同市場。
由于歐洲天然氣現貨價格已較去年高出五倍之多,英國的天然氣價格甚至高于原油基準布倫特的等價價格了,不少行業分析師都擔心,歐洲這個寒冬將很“難過”。失控的天然氣價格不僅已經引發了整個能源行業的擔憂,人們還擔心今年冬天歐洲和英國消費者將面臨“巨額賬單沖擊”。
在夏末高峰時期,英國9月電價翻了一番多,而且幾乎是2020年同期的七倍。法國、荷蘭和德國的電價也顯著上漲。據數據供應商ICIS統計,當上周風速下降時,英國隔天分發的電力價格飆升至每兆瓦時285英鎊,是自1999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
《華爾街日報》指出,在電力市場中,最昂貴供應商的發電成本決定了每個人的價格。這意味著,當一個國家不得不從運行成本相對較高的火力發電廠獲得電力時,它會推高整個市場的價格:
整個循環邏輯是,(可再生能源發電不足時,)高天然氣價格促使公用事業公司燃燒更多煤炭發電,因此不得不購買更多碳排放配額,昂貴的碳排放信用又會促使能源公司重新使用天然氣,加劇供不應求將令氣價再次上漲。
另據英國《泰晤士報》,能源價格飆升是供需兩方面原因同時在起作用:
在需求側,疫情時代經濟重新開放推高了對天然氣的需求,各國還在努力減少對煤炭的使用,并因此轉向了污染更少的天然氣,這導致歐洲正在與亞洲爭奪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量。
而供應也很緊張,剛剛過去的特別寒冷冬天意味著歐洲比平時消耗了更多的天然氣儲備,而且儲備沒有得到及時補充。全球不同地區的天然氣生產還遭到干擾與中斷,都令問題復雜化。
華爾街見聞也提到,如果今年冬季遇上比正常冬天更冷的天氣,歐美天然氣價格可能會進一步攀升,美國天然氣或將是十三年來最貴:
盡管今年液化天然氣進口速度很快,亞洲和歐洲可能需要儲備更多的LNG為冬季做好準備。由于各種與維護相關的障礙,非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商一直沒有投入那么多的供應。尤其是歐洲,由于其最重要的天然氣供應國俄羅斯一直在放緩天然氣供應,歐洲正處于進入冬季的危險境地。
標普分析師Samer Mosis指出,亞洲在9月和10月仍需儲備比平時更多的供應,才能在進入冬季之前達到適宜水平。歐洲的天然氣儲存量已比五年平均水平低16%,并在9月處于歷史新低。
根據數據提供商的說法,今年晚些時候,國際市場的饑渴程度將取決于一些難以控制的變量,包括世界其他地區的冬天會有多寒冷,以及俄羅斯啟動備受爭議的Nord Stream 2管道的速度,以及俄羅斯是否恢復了向歐洲輸送天然氣。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李金喬認為,天然氣生產商可以考慮使用OPEC那樣的協調增產方式。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 新東方2000多億市值灰飛煙滅 新東方市值2022-06-13
- 今年養豬的都虧了怎么辦 養豬價錢多少開始2022-06-13
- 外星生命對人類的意義 人類什么時候能發現2022-06-13
- 詐騙案立案半個月沒消息 詐騙案一年多了也2022-06-13
- 同行惡意舉報至工商局 老板跑路了工商局2022-06-13
- 星巴克可以不消費嗎 星巴克不消費可以進去2022-06-13
- 羅永浩供應鏈公司 羅永浩公司發生了什么 2022-06-13
- 為什么中國男排贏了也沒人夸 中國男排大名2022-06-13
- 喉嚨有痰咳不出咽不下 咽喉有異物感是怎么2022-06-13
- 用了MLAY美呀智能冰膚脫毛儀之后,閨蜜竟變2022-06-13
- “化石獵人”發現歐洲最大掠食性恐龍 長2022-06-13
- 速看!“2022年全球市值總額百強”出爐!2022-06-13
- 你知道嗎?與伴侶同床共枕時,睡眠質量更好2022-06-13
- 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吸煙?患骨質疏松癥和早2022-06-13
- 研究表明:吃太多營養的魚也可能是一件壞事2022-06-13
- 漢堡大學激光物理研究所觀察到連續時間晶體2022-06-13
- 80多萬字全靠手寫 99歲老人花30年編纂古籍2022-06-13
- 賢合莊經營糾紛!陳赫回應:始終保持創始人2022-06-13
- 知網開放個人查重:研究生論文3次免費 2022-06-13
- 中國抗腫瘤藥代表企業布局情況:依托優勢產2022-06-13
- 2021/22年全球大豆結存量將達到1.02億噸2022-06-13
- 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線上渠道營業收入大幅增加2022-06-13
- 全球制藥設備行業專利市場價值:總價值6.912022-06-13
- 中國智能照明行業競爭狀態總結:行業潛在進2022-06-13
- 中國工業軟件行業龍頭企業全方位對比:寶信2022-06-13
- 今日熱議:“百病皆生于氣”,經常疲倦、乏2022-06-13
- 每日短訊:多吃主食死得快?米飯其實是“最2022-06-13
- 今日熱聞!經常不吃早飯,可能會給身體帶來42022-06-13
- 每日快報!科學家發現中年患者食道癌和巴雷2022-06-13
- 熱門看點:科學家向超材料的實時、遠程和無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