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防控新冠肺炎的時刻,一些國家又拉響了蝗災警報。始于非洲的沙漠蝗災已給多國帶來巨大損失,當前中國的鄰國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已發生蝗災。蝗災會否進入中國?對中國造成影響?
沙漠蝗蟲,是常見于紅海兩岸、非洲北部等地的農業害蟲,具有長距離遷徙的能力。據測算,一小群沙漠蝗蟲平均每天吃掉的食物相當于10頭大象或2500人的口糧。
此次蝗災造成的破壞更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的信息顯示,此次蝗災對農作物的破壞力是東非地區25年之最,是肯尼亞70年之最。目前,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已宣布農業生產完全停滯。
今年的蝗災為何如此嚴重?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非洲就發生了較嚴重的蝗災,形成了較大的蝗蟲基數,蝗蟲大量繁殖形成群居,“群居型的蝗蟲行動一致性很高,危害巨大,不論走到哪兒,都會把農作物一掃而光,形成‘無煙的火災’。”
事實上,沙漠蝗蟲在往年的5、6月份才會遷飛至巴基斯坦和印度,今年蝗災之所以提前發生,張澤華表示,是因為去年較多的蝗蟲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處留下了蟲卵,當地孵化的沙漠蝗蟲使今年蝗災提前到來。
目前,沙漠蝗災已在中國的大門外,蝗蟲會否進一步危及中國?中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16日對外表示,考慮到中國邊境地區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阻隔,蝗蟲很難越過高海拔的寒冷地區。
“就目前發生在中國鄰國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災來看,主要是剛孵化的弱蟲,暫時越不過青藏高原,即便過一段時間長成成蟲后可能飛至西藏,但西藏海拔高,還不會對中國農業產生太大影響。”張澤華說。
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向全球預警,蝗災的擴大趨勢可能會延續到今年6月,屆時,蝗群規模或可增長至目前的500倍。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也表示,希望各國高度戒備當前正在肆虐的蝗災,如不迅速采取行動,人類將面臨一場迅速擴大的人道主義危機。此次全球與蝗災斗爭的長期性不容忽視。
張澤華表示,根據以往的遷飛路線,今年起始于非洲的蝗群依然會在5、6月份抵達巴基斯坦和印度一帶,與當地孵化的蝗蟲合流后將進一步擴散至印度全境、孟加拉國和緬甸,而那時恰逢中國的季風季節,蝗蟲也許會隨季風進入云南。
蝗災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據了解,中國境內有蝗蟲一千多種,中國每年都會發生一億畝以上的蝗蟲災害,防控蝗災耗費巨大。而中國歷史上的蝗災主要發生在西北地區的草原地區,或從蒙古、中亞地區傳入,在中國的史料中,尚未有發生沙漠蝗蟲危害的記載。
“以前防控蝗災只關注中國的北大門和西大門,現在還需要加上南大門。”張澤華表示,此次沙漠蝗蟲的肆虐和遷飛路線提醒中國,需要加強對西南邊境地區的蝗災監測,及時發現,加強對沙漠蝗蟲這種未在中國成災的蝗蟲種類防治方法的研究,把蝗災消滅在萌芽之中,同時還要加強國際協作。
目前,中國官方已對肆虐全球的蝗災保持高度關注,提出將密切跟蹤境外蝗災動態,并安排植保專業技術人員加強邊境地區的蝗蟲監測,嚴防境外沙漠蝗蟲遷入危害,全面做好境內外蝗蟲防控應對準備。另據中國農業農村部監測調度分析,沙漠蝗蟲對中國的危害概率很小,大規模暴發蝗災風險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張顯向記者表示,中國在化學殺蟲、噴灑藥劑等方面的滅蝗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只要提高警惕,密切關注蝗蟲動向,及時發現,及時處置,是能夠做好防控的。(完)
關鍵詞: 蝗災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