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經季節性調整后,4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大幅增長0.8%,是2009年6月份以來最大環比增幅。
分析人士認為,在疫情有所緩解、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美國政府推出數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背景下,美國通脹壓力陡增。美聯儲能否“獨善其身”保持超寬松貨幣政策立場值得觀察。
通脹壓力存在持續上漲可能
自去年以來,美國國會已推出約5萬億美元經濟刺激措施。美國總統拜登自年初上臺以來,再提出約2萬億美元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和1.8萬億美元美國家庭計劃。巨額支出和預期支出在推高聯邦政府財政赤字的同時,也大幅度推升了通脹水平。
事實上,隨著美國經濟復蘇勢頭增強,在過去一年被抑制的消費熱情短期內大量釋放,美國多數商品價格都在隨之上漲,尤其是機票、酒店等價格大幅攀升。
同時,全球芯片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導致制造商成本飆升,進而推高商品價格。全美獨立企業聯合會(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約36%的美國小企業表示在4月份提高了銷售價格,這是1981年以來最高比例。
從4月份CPI數據來看,二手價價格在新車生產受限的幫助下飆升,大幅提高了通脹水平。研究公司J.D.Power追蹤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一輛二手車的平均價格已超過2.5萬美元,為有可比數據以來最高值。
地區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理查德·穆迪認為,美國物價水平將持續攀升。隨著消費品價格已陸續出現上漲,接下來CPI的增長壓力將主要來自服務價格。
穆迪指出,即便總體通脹加速是暫時的,但價格一旦出現上漲,便很少再會回落至以前的水平,這將對美國家庭產生持久影響。
輸油管道“黑客”事件加劇通脹壓力
美國東部地區主要輸油管道公司科洛尼爾管道公司7日遭網絡“黑客”攻擊,導致輸油管道系統大面積癱瘓。截至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輸油管道處于停工狀態,導致美國東部地區出現“油荒”、甚至“搶油”,油價隨之飆升,進一步威脅通脹上漲。
數據顯示,12日,美國全國平均油價自2014年以來首次突破每加侖3美元至3.008美元。尤其是在美國東南部部分州,油價漲幅要遠高于全國水平。例如佐治亞洲油價已從此前的每加侖2.715美元漲至2.961美元,弗吉尼亞州油價也從2.741美元漲至2.871美元。
目前,美國佛羅里達州、弗吉尼亞州和北卡羅來納州都已經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為緩解供應緊張,美國交通運輸部允許部分州臨時使用陸路運輸。同時,佐治亞洲還暫時暫停了燃油稅。但科洛尼爾管道公司能否在本周內恢復運營仍有待觀察。同時,即便該公司重新恢復運營,輸油管道恢復正常運行可能還需要幾天時間。
美聯儲保持立場外部壓力大
雖然美聯儲官員自年初以來一直強調不會在短期內考慮放棄超寬松貨幣政策立場,但在經濟加速復蘇、CPI持續攀升的大背景下,美聯儲能否堅持貨幣立場面臨較大外部壓力。
美國財政部長、美聯儲前主席珍妮特·耶倫日前表示,美國可能需要加息以抑制大規模經濟刺激舉措導致的經濟過熱。雖然她隨后澄清,該言論并非建議美聯儲進行貨幣調整,但也代表了部分經濟人士的意見。
普林斯頓大學經濟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比爾·達德利(Bill Dudley)撰文對耶倫表示支持。他認為,美聯儲將不得不加息,且利率增幅可能“遠遠高于投資者預期”。
達德利認為,市場暫時沒有將高利率預期計入價格的主要原因在于,聯邦基金利率從未在上一個商業周期內超過2.5%,同時投資者依然擔心會有另一場沖擊短暫打斷經濟復蘇,迫使美聯儲改變政策路線。但由于疫情后美國經濟復蘇速度較快,加上寬松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支持,達德利認為經濟受到巨大沖擊不太可能再次出現。美聯儲加息將是可預見事件。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