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周厚廣教授當日對記者坦言,對臨床醫生來說,更要善于從身體的各個系統去尋找疾病的根源。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病,俗稱“頭風”,癥狀表現為單側或雙側頭部節律性跳痛感,就像血管在腦袋里咚咚跳。周厚廣教授介紹,上述病例罹患偏頭痛多年,頭痛前常伴胸悶等癥狀,夜間胸悶尤其明顯;頭痛發作嚴重時還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情況,自覺記憶力也下降了。患者表示,飲用咖啡或食用蛋糕后容易誘發頭痛。他曾到多家醫院求治,服用過多種藥物均未能解除病痛。
周厚廣教授特別使用了一種名叫“發泡試驗”的檢查方法,即:在肘部靜脈注射有微氣泡的鹽水,利用心超觀察氣泡是否通過心臟從右心房進入左心房。他介紹,如果在檢查中發現有微泡信號從右心房進入左心房且超過一定數量,就判定為發泡實驗陽性,提示左右心房之間可能有短路或暗道。
這位專家介紹,發泡實驗結果顯示陽性,經食管心超進一步檢查后,醫生發現,該名偏頭痛患者左右心房之間有一個近6毫米的縫隙,即“卵圓孔未閉”。“小洞不補,大腦吃苦。”周厚廣教授說,心房之間的小洞不補上,偏頭痛就無法治愈。他解釋,“卵圓孔未閉”患者的靜脈血不經過肺部循環直接進入動脈血,容易引起偏頭痛,甚至會引發腦梗。把這個“卵圓孔”封堵之后,偏頭痛發作就會明顯減少,腦梗的風險也會大大降低。在接受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心內科施海明教授手術治療后,老人康復出院。
對于“頭痛醫心”,周厚廣教授表示,人體是一個整體。心腦之間,各器官之間,外觀與大腦之間,都存在著復雜而奇妙的神經網絡和內在聯系,只有明察秋毫,才能防大患于未然。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