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公布的標普CoreLogic Case-Shiller房價指數顯示,美國20城房價在10月上漲18.4%,低于9月份的19.1%,這是房價漲幅連續第三個月放緩。20城房價指數在今年7月創下歷史新高,此前連續13個月上漲。
受房貸利率下行、供給有限、需求增長等因素提振,美國房價在新冠疫情爆發后飆升。市場對有限房源的競爭,令美國房價持續創下歷史新高。
所有20個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了兩位數的年度增長。分城市來看,10月鳳凰城的房價上漲了32%,佛羅里達州的坦帕和邁阿密緊隨其后,漲幅分別為28%和26%,明尼阿波利斯和芝加哥的增幅最小,均為11.5%。
美國全國范圍來看,10月全國房價指數同比上漲19.1%,9月時為上漲19.7%,這是連續第二個月增長放緩。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周二同日發布的另一項房價指標顯示,10月份房價同比上漲17.4%。
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在需求強、供應緊的局面下,美國11月成屋銷售三連漲,房價中位數升至35.39萬美元,與2020年11月相比,這一價格高出13.9%。
新學年開始后,通常會有更少的家庭購買房屋。緊張的庫存以及房地產市場上大量投資者行為,使房價保持在高位。雖然收益正在下降,但房價不太可能像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那樣大幅下跌。供需的基本面仍然支撐高企的房價。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未來幾個月會有更多屋主將他們的房產掛牌出售,這將有助于緩解庫存短缺。不過需求仍然整體旺盛,這表明價格上漲出現實質性緩解,可能還有一些路要走。
標普道瓊斯指數董事總經理Craig Lazzara表示:
美國房價大幅上漲,但速度正在放緩。10月份的漲幅低于9月份,而9月份的漲幅低于8月份。10月份全國19.1%的漲幅,是我們34年統計數據中的第四高。
我們之前曾表示,隨著家庭應對新冠疫情,美國住房市場的強勁,部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好的變化。需要更多數據來了解這種需求激增是否透支了未來幾年可能發生的購買,還是反映了更持久的長期變化。
財經金融博客Zerohedge點評稱,房價漲速仍然比上一次房地產泡沫時更快。在美聯儲開始縮減QE并轉向鷹派立場之前,房價漲勢似乎已經見頂。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