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細胞升高,臨床可見于多種情況,比較常見的包括以下幾大類:
1、細菌感染:細菌感染通常情況下會表現為白細胞總數以及中性粒細胞的計數升高,這種情況會伴有相應的感染癥狀表現。
2、病毒感染:乙型腦炎感染的初期,可以出現中性粒細胞的升高,一般患者表現為發熱、頭疼、嘔吐、頸部強直等。
3、風濕免疫性疾病:比如斯蒂爾病、血管炎、皮肌炎,可以出現白細胞總數以及中性粒細胞的計數升高,但同時患者會伴有皮疹、關節疼痛等癥狀,需要進一步通過相關的實驗室檢查來明確。
4、惡性腫瘤: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淋巴瘤以及實體瘤后期出現了腫瘤的壞死,均可以出現中性粒細胞的升高,這種情況需要進行影像學相關的檢查。
5、消化道出血或者內臟出血:對于大出血的患者來說,常表現為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計數的升高。
6、組織細胞壞死:比如大面積燒傷的患者,大的手術以及創傷的患者,重癥胰腺炎均可以出現中性粒細胞的升高。
7、應用糖皮質激素: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可以出現中性粒細胞的升高。
以上是臨床比較常見的,能夠引起中性粒細胞升高的一些原因。
中性粒細胞數量偏低是怎么回事
中性粒細胞偏低的原因,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獲得性最為多見,發病原因通常有以下幾種:
1、中性粒細胞生成缺陷:細胞毒性藥物、化學毒物、電離輻射等化學和物理因素,是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最常見原因。可以直接損傷骨髓干細胞、主細胞和骨髓造血的微環境,從而造成全血細胞減少。此外影響造血干細胞的疾病,以及多種原因引起的細胞分化成熟障礙,也可以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
2、中性粒細胞破壞或者消耗過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或者敗血癥等,都可以引起中性粒細胞過度消耗,而造成粒細胞減少;
3、中性粒細胞分布異常:大量粒細胞轉移到邊緣池,導致循環池的粒細胞相對減少,在計數時不能被檢測到。或者粒細胞滯留于循環池的其他部位,而循環血流中的粒細胞減少,造成假性粒細胞減少。
所以在臨床上應進行仔細鑒別白細胞減少的原因,有感染史,有藥物、毒物、放射線接觸史,或者放化療者,應該考慮與之相關的疾病。
關鍵詞: 中性粒細胞增高是什么情況 中性粒細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焦點
- 信用卡降額度怎么回事?信用卡降額會影響征信嗎?
- 22世紀是哪一年開始的?21世紀到22世紀還有多少年?
- 剎車盤響是怎么回事?踩剎車有異響怎么回事?|觀點
- 余額寶凍結資金有沒有收益?余額寶凍結資金怎么轉到銀行卡?|全球熱點
- 【聚看點】流動測速是怎樣抓拍的?流動測速會不會扣分?
- 中國和新西蘭的時差是多少?中國和新西蘭的季節一樣嗎?|視訊
- 【環球熱聞】華為榮耀8和榮耀v8有什么區別?華為榮耀v8參數
- 當前觀點:成人高考報考流程介紹 成人高考與網絡教育的區別有哪些?
- 河南考古發了距今2000多年粽子 為迄今為止發現最古老的粽子-環球快播
- 《超級馬里奧兄弟 驚奇》公布 預計于本年10月20日發售|世界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