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秋國慶黃金周即將到來,研學游熱度再起。假期歷來是研學游需求集中釋放的階段,相較北京“學府游”、江西“紅色游”、海南“濱海游”等傳統熱門目的地,四川涼山西昌憑借“航天游”成為一匹黑馬,其背后是對研學游教育意義的深度把握,對本地旅游資源的充分挖掘。
研學游是一個行走的課堂,重在游中學。在線上旅游平臺搜索與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相關的研學游項目,可以發現其賣點在于科學探索,以觀看火箭升空、參觀火箭廠房及塔架等為特色,旨在深入航天腹地見證大國航天力量。
研學游的本質是把傳統課堂搬到更廣闊的天地,讓所聽、所見、所感成為激發學習興趣的動因,讓有針對性的輔導成為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和立志奮發的推動力。研有所思、學有所獲的線路才能獲得市場認可。這也要求研學游機構在開發產品時要舍得花時間打前站,精心挑選帶隊老師,切實履行社會責任,讓用戶打分,用口碑說話,聚力打造一個充分競爭、高質量發展的研學游市場。
市場需要有特色的研學游產品,把特色挖出來,才能實現引人又留人的目的。衛星發射、航空航天是涼山州研學游市場的切入口,也激發了當地開拓思路,打造以科學探索、歷史人文、親近自然等為主題的線路,把豐富多彩的涼山州展現在大眾面前,為區域發展增添動能。涼山州已計劃圍繞衛星發射規劃建設一系列航天文旅項目,包括航天小鎮、專門進行航天物種培育和種植的航天現代農業,還有不少體現民族團結的紅色點位和豐富的自然景觀。
當前,旅游業早已走出“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初級發展階段,豐富的市場細分種類旨在滿足不同的客群需求,研學游便是其中的重要分支。充分發揮研學游帶動作用,不僅需要深度挖掘特色鮮明、極具代表性的景點,更要以點帶面、串珠成鏈,專注在細分市場中結合文化特色培育精品線路,借旅游業拉動就業、促進消費,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研學游市場龐大,利于實現充分競爭。這一過程中,監管的力量同樣重要,這是市場長遠發展的基石。研學游市場的爆火,可以說是相關產品研發日漸成熟,市場需求得以滿足的結果。我們樂于看到一批文旅融合、教旅融合的國家級、省級研學旅游基地、營地出現,也期待相關部門強化服務監管,推進線路、課程、導師以及安全等要素體系建設,完善研學旅行的產品標準、運行標準、資質標準,推動研學游市場健康發展。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