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一,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和日本軟銀集團正式宣布,終止此前有關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的收購交易。盡管雙方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重大監管挑戰阻礙了交易的完成,雙方同意終止協議。Arm現在將開始為首次公開募股(IPO)做準備。
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表示:“Arm擁有光明的未來,在未來幾十年中,我們將繼續支持他們的技術許可。Arm是計算領域重要動態的中心。雖然我們不是一家公司,但我們將與Arm密切合作。孫正義的巨額投資使Arm的CPU業務從客戶端計算擴展到超級計算、云計算、AI和機器人方面。我預計Arm將成為未來十年最重要的CPU架構供應方。”
軟銀集團也表示將與Arm合作,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內開始準備Arm的上市事宜。軟銀堅持認為,Arm的技術和知識產權將繼續成為移動計算和AI發展的核心。
軟銀集團代表董事、公司總監、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正義稱:“Arm不僅正在成為手機革命的創新中心,在云計算、汽車、物聯網和元宇宙等領域也是如此,并已進入第二個增長階段。我們將抓住這個機會,開始準備讓Arm上市,并取得更大的進展。我要感謝黃仁勛以及英偉達才華橫溢的團隊,感謝他們將這兩家偉大的公司團結在一起,并祝愿他們取得成功。”
英偉達和軟銀集團曾宣布,雙方已于2020年9月13日達成最終收購協議。根據協議條款,軟銀將保留英偉達預付的12.5億美元,這將在第四季度計入利潤,而英偉達將保留Arm長達20年的許可授權。
這筆收購在2020年9月宣布時被視為史上最大的半導體交易,引發了監管機構和芯片行業的強烈反對,其中包括Arm自己的客戶。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在2021年12月提起訴訟,要求阻止這筆交易,理由是如果英偉達獲得對Arm芯片設計的控制權,它將變得過于強大。
Arm的出售受到嚴格審查,因為其芯片設計用于從手機到汽車再到工廠設備的諸多領域,這使得“保持中立”成為其商業模式的基礎。世界上最大的多家科技公司都依賴Arm的技術,他們擔心在英偉達控制下,他們可能會失去不受限制的訪問權限。
科技巨頭們聯合起來反對這筆收購。據知情人士透露,包括高通、微軟、英特爾和亞馬遜在內的團體已經向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提供了資料,他們認為這足以扼殺這筆交易。
這筆收購在英偉達內部也引發了分歧。該公司的大部分人似乎已經接受了收購失敗的事實,但其他人認為,管理層可以利用FTC的審查來證明這筆交易帶來的好處。不過,Sanford C.Bernstein分析師斯塔西·拉斯貢(Stacy Rasgon)表示,最終,即使沒有成功收購Arm,英偉達可能也會過得很好。
拉斯貢在研究報告中稱:“雖然收購Arm可以帶來很多好處,但我們認為英偉達并非一定要收購它。這筆交易可以幫助英偉達進軍數據中心芯片領域,但即使收購失敗,該公司也可能會繼續努力向這個方向邁進。”
在軟銀內部,有些人希望收購能夠成功,特別是考慮到英偉達股價上漲使這筆交易變得更有價值。不過,軟銀的其他人更愿意更早地尋求Arm上市,而芯片行業仍被認為對投資者有吸引力,畢竟對經濟放緩的擔憂已經在加劇。
在反對這筆交易時,高通、英特爾和谷歌等公司表示,英偉達無法保持Arm的獨立性,因為它本身就是Arm的客戶。英偉達是全球最大的圖形芯片制造商,在服務器處理器領域與英特爾展開競爭,并正在向新領域擴張,這將使其與許多其他Arm授權廠商展開直接競爭。
英偉達還向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等企業提供芯片,提供在數據中心處理人工智能(AI)任務所需的技術。同時,這些公司也在開發自己的芯片,英偉達既是他們的供應商,也是潛在的競爭對手。(小小)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