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要求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有的放矢發展林下經濟恰逢其時。
森林是集水庫、糧庫、錢庫、碳庫于一身的大寶庫。發展林下經濟,是推動“兩山”轉化、實現鄉村振興、提振消費的重要舉措。我國發展林下經濟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全國有2400多個縣種植經濟林,經濟林年產值超2萬億元,林下經濟年產值約1萬億元,帶動數千萬林農增收致富。
發展林下經濟,可有針對性地大力開發森林食物。森林食物涵蓋“米袋子”“油瓶子”“菜籃子”“果盤子”。森林“米袋子”里有板栗、棗、柿子等,我國種植面積約1億畝,年產1400萬噸。“油瓶子”中全國僅茶油年產量就高達100萬噸,還有橄欖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多種木本食用油。森林“果盤子”水果種類繁多,種植面積2億畝,產量約1.9億噸。森林“菜籃子”供應充足,全國林下種養每年出產林禽約49億只、林畜5000余萬頭,還有林菌等大量高品質的綠色菜品豐富老百姓的餐桌。
應該看到,各地發展林下經濟雖然成就很大,但仍存在不少短板亟待補齊。林下經濟主要集中在山區林區,地理位置偏遠,地形地貌特殊,基礎設施條件落后。林下經濟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適配的機械化作業設備少,種植、養殖、采集等環節基本依靠人工,隨著農村老齡化、空心化,勞動力日益緊缺,生產成本加速提升,需要有力的政策扶持。當前專項扶持政策偏少,林下經濟往往被“打捆”到生態建設、農業農村、地區振興等綜合性項目中。
有的放矢發展林下經濟,需要市場和政府雙輪驅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共同發力。各級各地有關部門應盡快完善支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推廣良種良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科技支撐,推動產業升級;鼓勵林業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協同發力,突破輕簡化栽培、機械采收、精深加工等關鍵技術。此外,應鼓勵各地根據林業資源條件、區域特色,以林下種植、養殖為重點,建設一批林下經濟基地,以點帶面推動產業高質高效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黃俊毅)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