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女子反復咳嗽、流“清鼻涕”以為是感染新冠留下的后遺癥輾轉多家醫院就診才知道竟然是腦子“漏了”?
湖南長沙55歲的蔡女士自從2023年初“陽過”以后,就一直反復咳嗽、流“清鼻涕”,開始以為是感染新冠留下的后遺癥。去了多家醫院就診,按照“流感”“肺炎”進行治療,效果均不理想。
隨著時間推移,蔡女士的上述癥狀越來越嚴重,左側鼻孔不時流出“清鼻涕”,擦也擦不完,還出現左耳聽力下降,不停嗆咳,導致她睡覺都不能平躺,渾身沒勁,體重明顯減輕,精神也處于崩潰的邊緣。
2023年4月24日,蔡女士經人介紹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就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劉斌詳細了解病史并完善CT檢查后,初步診斷其患上了“腦脊液耳鼻漏”,流不盡的“清鼻涕”其實是腦脊液。
為防止腦脊液持續丟失和逆行性感染,導致嚴重的腦膜炎并發癥。5月4日,劉斌主任團隊在全麻下為蔡女士施行左耳乳突鼓室腔探查+腦脊液漏修補術。術中可見乳突天蓋多處骨質缺損,腦膜膨出,腦脊液自缺損處流出。取顳肌肌肉堵塞鼓竇入口,用筋膜覆蓋缺損骨質后,腦脊液不再流出,手術歷時約1小時30分。
術后,護士長肖歡帶領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二病區護理團隊為患者制定并實施精準的護理方案,蔡女士的鼻子終于不流清水,平躺也不再嗆咳,于5月16日順利出院。
“腦脊液是分布于腦室、蛛網膜下腔和脊髓內的無色透明液體,起到調節顱內壓力、緩沖外力、營養腦組織等作用”,劉斌介紹,人的耳朵和大腦之間隔著一層薄薄的骨片。蔡女士由于乳突天蓋缺損,感染新冠后頻繁咳嗽,導致顱內壓力升高,腦脊液沿著缺損縫隙漏到耳朵里;而咽鼓管作為鼻子和耳朵之間的通道,當腦脊液滲大量滲出后,經咽鼓管流向鼻腔,就出現不停流清“鼻涕”的情況,醫學上稱之為“腦脊液耳漏”。
劉斌提醒,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鼻腔大量清涕,低頭咳嗽時加重,尤其是頭部遭遇外傷后反復出現流清水樣鼻涕,應警惕是不是腦脊液漏,及時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避免延誤治療,導致更嚴重的后果。
來源:瀟湘晨報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