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以來,滬鎳走勢較為疲弱,呈現一路下跌走勢。其間由于一級鎳和硫酸鎳價差縮窄,電積鎳產能投放預期趨緩而出現15%的反彈。然而目前價差再度擴大,硫酸鎳生產電積鎳利潤很高,使得產能擴張預期再度抬頭,鎳價回歸跌勢。再加上5月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之后,美國主要經濟數據依然表明美聯儲抗通脹任務艱巨,加息仍然不是終點,利空大宗商品。
擴張動能不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去年11月以來,一級鎳較電池級硫酸鎳溢價不斷走擴,從10000元/噸一度達到50000元/噸,受此高溢價的驅動,國內多家企業開始布局新增電積鎳產能。這些新增產能預計陸續在2023—2024年釋放。2023年,我國精煉鎳產能預計達到27.51萬噸,其中新建及轉產電積鎳產能為5.13萬噸,占比總產能18.65%,占比全球2023年新增產能8.2%。產量方面,2023年,電積鎳產量占比一級鎳產量10.2%;到2024年,這一比例將上升到16%。
隨著鎳價的下跌,一級鎳較電池級硫酸鎳的溢價又從50000元/噸縮窄至10000元/噸。數據顯示,硫酸鎳相較于電積鎳的貼水縮窄到10000元/噸以內時,除自有MHP及高冰鎳資源的企業,其余外采硫酸鎳生產電積鎳的企業的驅動將會明顯降低。機構調研顯示,多家企業新增電積鎳產線規劃出現推遲,使得供應增加預期趨緩。但實際數據顯示,外采硫酸鎳的企業在行業中占比僅為10%,總體利潤尚可的情況下,新增電積鎳的產能還會源源不斷地釋放,總體供應增加趨勢難以逆轉。近期這一價差再度擴大到26150元/噸,會繼續刺激電積鎳產能和產量繼續釋放。
從數據上看,4月全國精煉鎳產量共計1.76萬噸,環比上升0.17%,同比上升36.35%;電解鎳產量延續爬坡,基本符合預期。預計5月全國精煉鎳產量1.79萬噸,環比上漲1.99%,同比上漲25.73%。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利潤驅動。
進口方面,3—5月,受電積鎳供應增量預期影響,國內鎳市場一直弱于外盤,總體進口量較少。3月,我國進口精煉鎳4442噸,較2月環比下降52.18%,同比下降76.87%。
另外,4月,受終端需求低迷影響,不銹鋼廠存在減產預期,拖累鎳鐵增量,預計5月全國鎳鐵生產3.03萬鎳噸左右。4月,全國硫酸鎳實物噸產量13.71萬實物噸,環比降低18.29%,同比增長39.43%。4月,由于三元預想的需求恢復沒有出現,硫酸鎳供大于需的情況短期很難有所緩解,硫酸鎳價格暴跌是原料堅挺導致利潤較差所致。預計5月硫酸鎳產量為3.12萬金屬噸,較4月無明顯變化,總體供應增加還會持續。
下游需求回落
鎳的消費主要集中在不銹鋼和動力電池、合金領域。據機構調研數據,4月全國不銹鋼產量總計278.02萬噸,較3月環比增加1.81%,同比減少4.05%。其中分系別看,200系不銹鋼產量83.90萬噸,環比減少3.67%;300系不銹鋼產量143.26萬噸,環比增加5.28%;400系不銹鋼產量50.86萬噸,環比增加約1.92%。5月不銹鋼利潤有所好轉,預計產能釋放量較大。
數據顯示,4月,中國三元前驅體產量為53444噸,環比下降1%,同比增加1%;三元材料產量為48562噸,環比增長8%,同比增長5%。動力終端需求未有復蘇跡象,疊加原料價格處下行周期,下游均優先清庫存,對于采購前驅體持觀望態度。
綜上所述,供應仍是鎳市場主要矛盾,供應增加預期再度加強驅使價格向下。需求端,不銹鋼持平,三元轉弱,但合金需求有剛性。短線滬鎳加權大幅下跌后支撐在140000—148000元/噸,下跌空間不大,短期容易出現反彈;中長期仍有下跌空間,支撐位在118000—120000/噸。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