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首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意大利都靈舉辦。如今,在都靈,大冬會上首次出現殘疾人運動員。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起源于都靈,這次我們可以說是回家了。我很高興本屆大冬會把殘疾人運動員包含進來,體育就是應該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雷蒙德說。
雷蒙德曾作為瑞士越野滑雪運動員參加過4屆大冬會。在他看來,大運會最大的優勢是為全世界的大學生運動員提供了在一起進行文化交流、享受樂趣的平臺。“如今,我們可以在以社交媒體為代表的互聯網上交流,但線下見面仍是很重要的。在大冬會,他們為同一個目標而奮斗,這有利于增進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運動員之間的理解。”他說。
1月19日,中國女子冰壺隊選手葉紫萱(右)與意大利隊選手拉凱萊·斯卡萊塞在大冬會冰壺項目女子循環賽前交換紀念品和徽章。新華社記者 張晨 攝
雷蒙德于今年1月成為國際大體聯秘書長。在談到工作重點時,他選擇了“發展”一詞。“我們需要在大學生之中以及全世界范圍內,發展并擴大大運會和國際大體聯的影響力。”
雷蒙德表示,國際大體聯和中國在大學生體育方面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期待雙方繼續發展合作關系。
“中國在大學生體育運動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雖然我沒能親自到成都參加大運會,但從我了解到的信息而言,我認為成都大運會在認可度、競技水平以及文化交流方面都為此后的大運會樹立了榜樣。”他說,直到現在還會有運動員、教練員與他分享他們在成都的經歷。
1月18日,中國選手陳潔琪(前左)完賽后,隊友向她豎起大拇指。當日,大冬會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轉比賽在意大利巴多內基亞舉行。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
雷蒙德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推遲與取消,如今大運會已重回正軌,他對未來充滿信心,包括將于明年舉辦的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會。
“雖然大冬會與冬奧會的組織者不同,但意大利在舉辦國際比賽方面一直都很活躍,這里的冰雪運動文化很濃厚,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也很高。我認為米蘭和科爾蒂納在技術方面和文化方面都很適合舉辦冬奧會,也完全有能力把它辦好。”他說。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