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4日電 3月3日,阿里巴巴釘釘主辦的“釘釘未來校園教育發展峰會”在杭州西溪園區揭幕,數百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局長和中小學校長共聚一堂,交流分享教育領域數字化轉型心得。釘釘CEO陳航現場發布“釘釘未來校園”解決方案,并啟動“千校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協助1000所學校打造“未來校園”示范園區,助力中小學校園教育數字化轉型,力促互聯網技術普惠教育行業。
釘釘CEO陳航現場發布“釘釘未來校園”解決方案,并啟動“千校計劃”。
學校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建設智能化校園。2018年4月份,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也明確指出,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要普遍提高,要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
陳航介紹說,近年來移動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但很多學校甚至整個教育行業并沒有享受到這些技術的進步,有的甚至還停留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時代。有的學校嘗試自建系統,花了不少錢,但效果不理想。在信息化、數字化的浪潮中,學校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
“在我們和學校接觸中,了解到很多長久以來沒有解決的痛點,基于這些校園中的痛點,釘釘在產品上有了更深的思考,希望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幫助學校解決這些痛點。”陳航認為,學校數字化轉型是解決這些痛點的必由之路。
陳航分享了釘釘未來校園的兩個共創案例,其一是著名的北京史家小學。史家小學始建于1939年,已有80年歷史。隨著發展壯大,校區增加,跨校區的溝通管理越來越低效頭疼。學校2013年曾花費200多萬元做了一套OA系統,但由于維護更新成本巨大,且是基于PC搭建,不支持老師移動辦公的需求,后來就慢慢不用了。
2016年,史家小學發現了釘釘,開始基于釘釘搭建數字化校園平臺,包括校務管理、教學教研等,學校自己增加對接了100多個應用,滿足各類協同需求的同時,大幅節約了成本。目前,這家有著悠久歷史的名校已化身為智能化、數字化的“未來校園”。
峰會現場發布“釘釘未來校園”解決方案的同時,宣布啟動“千校計劃”。
釘釘解決教育行業痛點
陳航分享的另一個案例是江西省萬載縣潭埠鎮中心小學,該小學地處農村偏遠地區,下轄13所村小學,學生加起來有6000多名,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占到30%以上。家校溝通成了班主任老師最頭痛的事,很大一部分工作時間都花在這上面。比如每年暑假的防溺水通知,老師只能人肉一個一個打電話去通知6000多名家長,這是非常巨大的工作量,耗費了很多時間和人力。
2017年下半年,潭埠鎮中心小學開始用上釘釘,校長巢禾根建立的釘釘組織架構覆蓋了全鎮13所學校,與鄉村小學的溝通更加便捷高效。學生家長也搬上釘釘,根據不同年級班級進行設置。在學校組織母親節感恩活動時,通過釘釘群進行直播,這樣遠在千里之外的媽媽們,只要打開手機上就能看到孩子、收到祝福。
2018年的暑假期間,巢禾根通過釘釘的DING消息功能實現一鍵發送,6000名學生家長可以同時收到同一個電話發來的孩子防溺水通知。這種毫不費力的精準觸達,保障該校暑假期間做到了零溺亡。
釘釘不但解決了校園管理上的痛點,其實教育系統內,尤其是教育局等教育主管單位,釘釘也同樣解決了它們與學校溝通協同的效率問題。比如杭州市西湖區教育局,下面有8個科室,8個直屬單位,公辦學校有13所中學、25所小學,5所9年一貫制學校。民辦學校中小學總共11所,40所直屬幼兒園、29所民辦幼兒園、15所部門辦幼兒園。還有93個民辦教育培訓機構。
教育局以往對這些學校開展工作,比如統計一些信息,全是人肉方式下發表格填寫,一個個電話去催,非常吃力和低效。使用釘釘后,西湖區教育局把這些下屬單位和校園的負責人統一納入釘釘組織架構,并實施分類管理,大大提升了工作溝通和協同效率。
釘釘“未來校園”普惠教育行業
陳航說,釘釘針對基礎教育K12階段推出的“未來校園”解決方案,目的是通過五個在線(組織在線、溝通在線、協同在線、業務在線、生態在線)幫助學校實現全面數字化轉型,打造屬于學校自己的數字化運營管理平臺,讓學校的數據不再是一個個孤島,通過釘釘平臺進行沉淀,讓學校具備大數據處理和決策能力。
釘釘未來校園解決方案還包含全系列智能硬件產品,覆蓋了校園安全、智能教室、家校共育等各個環節。比如人臉識別、一鍵云打印、無線投屏、智能會議室、智能大屏等,通過智能物聯技術,保障校園安全,并讓教職工的日常工作更加簡單高效。釘釘提供電子班牌、校園電話、校園支付、智能體檢等產品能力,可以實現學生成長瞬間的記錄,讓每個家長能夠實時了解孩子的運動健康和在校情況,拉近學校和家長的距離。
為了助力更多校園實現數字化轉型,陳航在會上發布“釘釘未來校園”解決方案的同時,宣布啟動“千校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協助1000所學校打造“未來校園”示范園區,所有有志于數字化轉型的學校均可報名,釘釘將平均為每一所學校培養10名未來校園數字化管理師,總計將賦能10000名未來校園數字化管理者。
陳航認為,教育是百年大計,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互聯網在中國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改變了很多行業,但教育行業還是停留在二十多年前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以經驗為主的工作方式,并沒有享受到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便捷。
“在數字經濟時代,釘釘作為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我們希望利用最先進的技術來解決教育行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不僅僅是讓學校管理、教學教研、家校溝通、學生成長記錄更簡單,更重要是通過科技讓教育更加溫暖。”陳航說,希望讓互聯網技術能夠普惠到教育行業,普惠到學校。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