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侖決的賽場上,涌現出很多世界一流的優秀拳手,每個拳手都有他的獨特的風格與技術特點,今天我們就點評一下,最近在昆侖決78銅陵站中一舉奪冠的“中亞魔王”曼爾干 。
26歲的曼爾干·比利亞洛夫以哈薩克斯坦散打隊長的身份來到昆侖決的75公斤擂臺,以超強的后手重拳而聞名,擁有著超過50%的KO率,曾是WAKO的世界冠軍。在昆侖決的近五場比賽中全部獲勝,并以三場拳法KO的方式終結對手,其犀利的后手拳法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來我們針對這幾場比賽中,曼爾干的后手拳技術形態進行下分析
1捕捉戰機的能力 ★★★★★
曼爾干三次KO對手的時機均是在對手情緒松懈的情況下進行的搶先進攻與迎頭阻擊,讓對手猝不及防!這就需要選手要具備果斷的超前意識與豐富的預判經驗。
2距離感的精準把控 ★★★★★
大家不難看出曼爾干在對持當中的戰架,雙腳前后拉的相對比較開,這樣更有利于輸出重拳時身體重心的穩定,而且腳下也在不斷的進行距離上的微調,這樣使他在出擊瞬間只需要突進一腳間距就能輕松的產生后手命中!因此他對于距離的控制恰到好處。
3速度與力量的完美結合 ★★★★★
曼爾干的拳法速度與打擊力量,正體現出了他扎實的訓練基礎,隱蔽的冷啟動與二次的加速發力均表現出世界一流水平!
下面就給大家推薦一種提高后手直拳發力的輔助性訓練(適用于高水平訓練者)
1.負重深蹲+提踵訓練(雙重訓練)
8-12rm(試舉負荷參照)
4-6rm
16-24rm
靜態拉伸30s
2.核心3D訓練(最大強度70-80%)
負重8字轉體20c
負重弧線轉體20c
負重水平轉體40c
靜態拉伸30s
3.彈力帶左右空擊1-2分鐘
4.沙包的進階訓練1回合3分鐘
1-4項循環訓練2-4組
注重:注意力集中 動作標準 速度力量(最短時間內完成)
關鍵詞: 世界冠軍的后手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