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的科創主體、科創活動以及金融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融資需求差異較大。”建設銀行總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尚朝輝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我們通過建立全周期陪伴、全鏈條覆蓋、全集團協同、全維度支持、全生態賦能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和構建數字化支持、差別化政策、專業化保障的科技金融支撐體系,助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截至2024年末,建行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近2.9萬億元,較上年增長超26%,為國家技術進步及企業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勁金融動能。
探索“股貸債保”服務方案
“我們持續發力科技型企業評價,創新推出了科技型企業智能化測額模型。”尚朝輝向記者介紹,基于內部歷史審批數據,建行綜合運用科技、財務、產融三方面數據,融合大數據、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從“看歷史、看能力、看需求、看潛力”四個關鍵維度出發,建立針對5000萬元以內授信需求的科技型企業智能化測額模型,實現對科技型企業評價的精準量化。
與此同時,建行充分發揮集團豐富的牌照優勢,制定“善建科技”股貸債保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為各類科技創新主體提供股權、信貸、債券、保險等多元化、接力式、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積極支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尚朝輝說。
例如,建行通過精準識別,以股債聯動滿足企業融資需求。摩爾線程從企業創立之初就與建行全集團建立了深度合作基礎。尚朝輝告訴記者:“我們聚焦企業特點,運用建行科技型企業評價專屬工具,為企業量身打造專屬服務方案,聯合7家同業機構,采用純信用方式組建銀團。按照項目進度,銀團已實現4.76億元貸款投放。”
此外,建行加強線上生態賦能建設,打造“科技金融智慧生態系統1.0”,立足“股貸債保”業務全方位協同服務定位,打造一站式、綜合化科技金融線上服務平臺,對外實現融資、撮合、產業、信息、人才等五大服務功能,對內上線“股貸債保”融資產品、產業鏈畫像、培訓園地等應用,以內外部專區共同賦能科技金融業務發展。
近年來,建行扎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持續加強科技金融高效供給,有效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全力支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加強科技金融高效供給
建行加強科技金融高效供給的核心成果可概括為“五全”“三化”,即全周期陪伴、全鏈條覆蓋、全集團協同、全維度支持、全生態賦能的服務體系和構建數字化支持、差別化政策、專業化保障的支撐體系。
“做好科技型企業全周期陪伴,需傾力支持企業不同階段差異化融資需求。”尚朝輝向記者介紹,對于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建行創新設計“開業(入園)進階貸”“善科貸”等產品,推動信貸服務向早向小;對于成長期科技型企業,創新推出“科技易貸”,全力提高中型科技企業的授信可得性和便利性;對于成熟期科技型企業,推進“并購貸款+并購財務顧問”支持模式,積極支持企業并購全流程,并以資金歸集、科創票據等金融產品,助力企業融資結構優化。
建行以縱覽整個產業鏈的視角,實現科技型企業全鏈條覆蓋,有效助力重點產業強鏈補鏈。以科技型核心企業為切入點,將在線供應鏈金融服務沿鏈穿透延伸至產業鏈鏈條兩端,為鏈條上中小微企業提供低門檻、低成本、高效率的在線金融服務,依托產業鏈“三流”信息,打造“不靠核心靠交易”的全新“脫核鏈貸”模式,進一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融資服務能力。
此外,建行推進金融供給全集團協同,積極滿足科技型企業對長期限“耐心”資本的需求;聚力重點方向全維度支持,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補短板、強弱項、增動能;共建科技創新全生態賦能,為科技型企業成長提供新動能……
在建立數字化支持體系方面,建行將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通過數字化手段,從輕飄飄的紙張,轉變為沉甸甸的信用,實現不看“磚頭”看“專利”。在健全差別化政策體系方面,建行加大對科技型企業在信貸需求、授信審批等方面的傾斜力度與差別化安排,持續激發服務科技型企業的內生動力。在完善專業化保障體系方面,對部分科技資源富集地區所在的一級分行授予“中國建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稱號,配套差別化的審批與產品創新政策,引導重點分行發揮先行先試的示范帶頭作用,探索科技金融服務新模式。
堅持內涵式集約化高質量發展
當前,各家銀行奮力發展科技金融。業內人士坦言,銀行在展業過程中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
“不同類型的科創主體、科創活動以及金融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融資需求差異較大,金融支持容易出現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當前銀行對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待提升。”尚朝輝認為。
在外部配套政策方面,尚朝輝表示:“目前各類政策協同性有待加強,科技公共信息共享不夠充分,知識產權評估和交易市場發育尚不成熟。”
此外,科技創新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強,為滿足科技創新需求,商業銀行需在產品創新、風險防控等能力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強。
針對一個個棘手的問題和挑戰,建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將在“五全”“三化”服務支撐體系基礎上,推動體制機制完善,持續加大科技創新領域金融資源投入,不斷增強專業化能力建設。以“股貸債保”全方位的服務理念、“看未來”的投行思維,體系化推進科技金融政策建設,切實解決業務發展中的痛點難點,推動資產業務結構持續優化,堅持內涵式集約化高質量發展。
在優化科技金融供給方面,建行將持續做好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未來產業以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支持。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科技型企業的支持力度,依托普惠金融的優勢,更好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
在加強產品與工具創新方面,“我們將結合科技創新發展規律與科技型企業特點,不斷創新完善科技金融專屬產品,增強金融服務的針對性與適配性。進一步做好優化、提升與完善,在客戶識別、客戶服務、流程優化、風險防控等方面不斷加強數字化支撐能力,助力全行科技金融業務發展。”尚朝輝表示。
在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方面,建行將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重點領域的研究力度,強化科技金融專業化機構建設,助力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持續健全科技金融風險管理體系,推動全行科技金融業務穩健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科創企業融資冷熱不均 建行“五全”服務體2025-03-15
- 上海浦東加快構建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生態2025-03-15
- AI、機器人、語音助手:中國銀發族的養老“2025-03-15
- 通用具身智能平臺“慧思開物”在京發布2025-03-15
- 新華全媒+|“天上導”“地里察”“空中拍”2025-03-15
- 從“新奇玩具”到“實用好物”:智能機器人2025-03-15
- 智能駕駛加快向我們走來2025-03-15
- 通用具身智能平臺“慧思開物”在京發布2025-03-15
- 北京“未來AI工廠”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2025-03-15
- 深圳出臺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03-15
- 《自然》雜志報道稱:中國芯片設計與制造研2025-03-15
- 智能駕駛加快向我們走來2025-03-15
- 從“工具替代”向“生態重構”升級:科創板2025-03-15
- 智能駕駛加快向我們走來2025-03-15
- 從“工具替代”向“生態重構”升級:科創板2025-03-15
- 供需兩側發力 新一代智能終端再造萬億級市2025-03-15
- 第41次南極考察|我國利用自主研發的超寬帶2025-03-15
- 第41次南極考察|我國利用自主研發的超寬帶2025-03-15
- 第41次南極考察|我國利用自主研發的超寬帶2025-03-15
- 新華全媒+丨記者直擊:聰明的人形機器人如2025-03-15
- 手機NFC功能成騙子“提款機”?2025-03-15
- 大模型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2025-03-15
- 別讓AI成為偷懶神器2025-03-15
- 第41次南極考察在南極冰蓋獲取完整冰川內部2025-03-15
- 我國商業航天開啟“高效發射”2025-03-15
- 《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2025-03-15
- 【3.15特別策劃】上門維修連環套 師傅自曝2025-03-15
- 【3.15特別策劃】免費雞蛋變萬元賬單!記者2025-03-15
- 廣西開展農機維權打假專項行動 保障春耕生2025-03-15
- 引江補漢工程“鋼鐵穿山甲”掘進速度創紀錄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