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召開之際,記者再次走進瓊海博鰲及附近村鎮,感受當地的科技與田園、殿堂與鄉土,試圖將博鰲過去20多年的發展具象化,講清楚一場會議如何帶動當地共襄發展機遇,博鰲又將如何呈現自己的發展新貌。采訪發現,這個小鎮已是開放中國的生動縮影。
醫療旅游開放先行惠及國內外
“中國的開放程度令人驚嘆。”3月20日,第二次來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開藥的希臘籍軟件工程師亞歷山大(化名)對記者說,他很幸運,既在中國北京奇跡般地摘除了96%的腦膠質瘤,又在中國海南使用上去年8月剛在美國上市的腦膠質瘤特效靶向藥。
亞歷山大告訴記者,當他術后得知有一款新藥可以替代放化療,且可有效延緩復發的消息后,第一時間向在美國和希臘的親人進行了咨詢,得知美國費用昂貴,希臘沒有上市,而在中國海南,這款藥已于去年11月在四川大學華西樂城醫院實現“亞洲首用”,他十分驚訝。
原本只是與妻子一起陪伴岳父母在海南養老,沒想到海南也成了亞歷山大的幸運之地。這位數學博士做事謹慎,他在仔細了解了新藥的相關研究和臨床效果后,決定來樂城接受新藥治療。
首次用藥后,亞歷山大身體狀況一切良好,當天便帶藥出院。第二次開藥前,醫生要求抽血化驗相關指標,監測用藥一個月后的身體狀況,這讓亞歷山大感覺很安心,“這里的醫院和醫療服務都非常嚴謹,對病人很負責。”他很樂于向家人朋友們介紹如今高度開放的中國。
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簡稱先行區)是中國醫療對外開放合作新高地,12年前落戶博鰲鎮。依托“特許醫療、特許研究、特許經營和特許國際醫療交流”政策優勢,先行區在創新藥械引進、特許食品、真實世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成為國際創新藥械快速進入中國的最主要通道。
截至目前,先行區已引進460余種國外已上市、國內尚未上市的藥品和醫療器械,落地運營的醫療機構達36家,形成“瑞金、華西等國內頂尖公立醫院為引領,一批國際國內品牌專科為特色”的醫療產業格局,吸引全國50多個知名專家院士團隊開展診療服務,打造涵蓋疾病預防、健康管理、早期篩查、精準醫療、康復治療等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
樂城先行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賈寧介紹,460多種中國首用特許藥械已累計惠及患者11.09萬人次,其中,2024年特許藥械使用和醫療旅游人次分別達到5.14萬人次、增長79.3%,41.37萬人次、增長36.8%。
國際創新藥械不僅能第一時間惠及中國患者,在海南59國免簽和中國過境免簽政策下,一些外國患者也慕名前來就醫。
2024年12月,先行區迎來印度尼西亞國際醫療旅游團,推出涵蓋體檢、康復、醫美等全鏈條服務,帶動人均消費超1.2萬元,實現醫療旅游新突破。
漁家文化“登堂入室”走進國際視野
在博鰲鎮與潭門鎮接壤處,一座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躍然而立。
3月20日,由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和意大利普利亞大區政府聯合主辦的“走進兩海交匯的文明——意大利普利亞考古文物展”開展。來自意大利普利亞的214件(套)考古文物將在此展示近3個月。
得益于中國(海南)博物館對南海漁家文化的整理,對海上絲路文化的挖掘,得益于中國深海考古取得的重大突破,越來越多的中外文化交流在此地“巡展對話”。當地傳承千年的漁家文化也悄然走向世界。
潭門鎮日新村黨支部組織委員吳淑顯在距離博物館1公里處開辦了兩間民宿,他自信地說:“民宿客人問周邊有什么可玩的,我都推薦他們去博物館。因為博物館里講的都是我們當地的歷史,祖輩的故事,很親切也很自豪。”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隱于”瓊海潭門千年漁港旁,距離博鰲亞洲論壇會址9公里,外觀形似一艘大船向海而去,每當夜幕降臨亮起藍色燈光,好似一艘大船航行在大海之上。
館內有豐富的南海自然生態、人文歷史、沉船寶藏、南海鯨靈等各色展覽,但館長辛禮學最得意的還是7號館的“做海——南海漁家文化展(海南)”。
“我們在大量走訪當地漁民后,才做了這個展覽。用藝術裝置的方式,讓最鄉土的漁家文化‘登堂入室’,這也贏得了業內認可。”辛禮學告訴記者,展覽入選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
一踏進7號館,漁民出海前必備什么?沒有冷凍技術,海產品如何儲存?漁民如何在海上站峙?幾個問題迎面而來,吸引人們步步深入一探究竟。幾個“翻格子”式的問答裝置很容易抓住觀眾的好奇心,經過者無不與之互動。“行船禁忌?”“船上如何分工?”“海上如何以物易物?”一串問題難住好些觀眾。
南海漁諺也躍然其間,“釣魚要穩,捉魚要準”“南風吹得早,漁汛必然好”“一吃鯧,二吃魚芒,三吃馬鮫郎”……質樸平直的語言,將海南漁民海上生產的千年經驗娓娓道出。
展覽尾聲,是帆船時代老漁民們的畫像。300多位漁民的名字刻滿了幕墻,成為整個展覽絢麗而蒼涼的終章。
“我同學爺爺的照片就掛在博物館的墻上!”吳淑顯說,子孫后代仍然依海而居,與老一代有所不同的是,年輕人們開始在岸上發展休閑漁業、鄉村旅游,用另一種方式續寫祖輩們開創的文化輝煌。
博物館內外,是歷史與現實的交織穿梭,文化殿堂與鄉風民俗融為一體。
漁港、漁村是館藏文物的來源地之一。“我們的工作人員給漁民免費修復家譜,之后他們拿走復制件,主動把原件留給博物館收藏,永久保護。”辛禮學說。
博物館則是鄉村旅游引流大IP。2024年進館觀眾超144萬人次,游客在博物館參觀完,都會到村里去轉一轉,吃海鮮、住民宿,將消費留在村子里。
鄉村“田園風”亦是“國際范”
青磚瓦房錯落,檳榔椰林點綴,參天古木撐起一片蔭涼。
“要開會了!忙起來了!”記者來到博鰲鎮南強村,兩位阿婆坐在家門口扇著蒲扇,笑看來往的年輕人忙著裝點“田園會客廳”。
每年年會期間,博鰲多處“田園會客廳”開門迎客,政商學界嘉賓在村中或茶敘或漫步中洽談合作、精準招商。今年年會,留客村、南強村、大路坡村、排港村等村莊,繼續位列海南省外辦推出的7個嘉賓“參訪調研點位”中。
南強村是萬泉河流經的最后一個村莊,也是距離博鰲亞洲論壇會址最近的一個自然村。自2017年起,南強村重點打造美麗鄉村,既保存了原有民居的外觀和結構,又用抗風防腐材料修繕房屋外立面。
修舊如舊,留住鄉愁。“既要為游子保存記憶里家的樣子,也要讓客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田園風貌。”博鰲鎮朝烈村黨支部書記王杏惠給記者看村莊改造前后的對比圖,滿意地說,“樣子差不多,但住得更舒服了!”
“小道上的每塊磚都走過百年。”村里人回憶,當年治理污水、休整村道、裝路燈、搞綠化,又把這些老磚一塊塊鋪回去。
沿著青磚小道深入,忽覺春風拂面,豁然開朗,百畝花田映入眼簾。博鰲鳳凰鄉村振興交流中心就置身花海,這是南強村其中一處田園會客廳。一層主客廳四面通透,田園風光自然融進室內場景,花田景色成了主席臺的背景墻。
位于東嶼島以西的留客村,則引進旅游文化公司整村打造。公司總經理柴志仁說,村莊里的萬泉河道、古渡口、古宅就是最好的文化景觀,僑鄉故事道不完,公司將在村里建設“海南下南洋文化博覽館”。講好“下南洋”的僑鄉故事,是留客人的自信,也是最有底氣呈現給論壇國際嘉賓的真實樸素的中國博鰲。
質樸的“田園風”成為自信的“國際范”。
瓊海市旅文局副局長侯媛媛說,服務博鰲亞洲論壇,瓊海圍繞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著力打造環繞論壇會址、環繞沙美內海、環繞龍潭嶺等3個美麗鄉村集群環帶。
南強村、留客村、排港村等一個個“小而美”的村落,如珍珠般串起美麗鄉村之鏈。它們與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一道,成為開放中國的生動代言。
群眾都說,這既是博鰲亞洲論壇落戶24年對當地的饋贈,也是當地群眾運用自己的智慧,為論壇獻上的最佳禮贊。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在博鰲感受開放的中國2025-03-26
- (聚焦博鰲)聯合國官員:博鰲亞洲論壇為南2025-03-26
- 在博鰲感受開放的中國2025-03-26
- 優路教育:發揚教育家精神,以強師之力促進2025-03-26
- (聚焦博鰲)聯合國官員:博鰲亞洲論壇為南2025-03-26
- 代表國內最高水平 華能重慶兩江燃機3號機2025-03-26
- 安吉白茶正式開采 “一片葉子”鋪就生態共2025-03-26
- 代表國內最高水平 華能重慶兩江燃機3號機2025-03-26
- 中央企業“AI+”專項行動提速2025-03-26
- (聚焦博鰲)國際經貿合作:海南自貿港注入2025-03-26
- 中央企業“AI+”專項行動提速2025-03-26
- (聚焦博鰲)彭森談對中國經濟當前和未來發2025-03-26
- 中央企業“AI+”專項行動提速2025-03-26
- 建行力爭到2027年末為民營經濟提供融資不少2025-03-26
- ECO一直開著會傷車嗎?ECO模式適合跑高速嗎?2025-03-26
- 建行力爭到2027年末為民營經濟提供融資不少2025-03-26
- 截至今年2月底中國商品條碼基礎數據量達2.12025-03-26
- (經濟觀察)中國運營商加碼算力基礎設施投2025-03-26
- DeepSeek升級V3模型2025-03-26
- (經濟觀察)中國運營商加碼算力基礎設施投2025-03-26
- (經濟觀察)中國運營商加碼算力基礎設施投2025-03-26
- (聚焦博鰲)黃奇帆:“中國制造”并非閉門2025-03-26
- 廣西“人工智能+”領域新簽約項目22個 投2025-03-26
- (聚焦博鰲)海南博鰲零碳示范區實現全域零2025-03-26
- 渝昆高鐵云南段“四電”工程開工2025-03-26
- 天津創建首批4家未來產業先導區 推動創新2025-03-26
- “德國制造”與“東方魯爾”再燃新火花:賀2025-03-26
- 天津創建首批4家未來產業先導區 推動創新2025-03-26
- 總投資479.4億元 重慶樞紐港產業園68個重2025-03-26
- 天津創建首批4家未來產業先導區 推動創新2025-03-26